近日,安徽省教育技術裝備中心發出工作提示函,推薦合肥市望湖小學胡冬梅同志主持的《基于小學圖書館建設與應用的“7+1”模式的時間研究》成果,此項成果獲得安徽省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該研究聚焦圖書館建設和閱讀課程開發兩大領域,最終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7+1”模式,是安徽省小學圖書館工作時間探索和理論研究取得的可喜成果。
望湖小學的行動研究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與國際教育理論的框架下,旨在解決學校圖書館在建設、管理和運營中缺乏系統指引、圖書館與課程教學嚴重脫節的普遍問題,探索適用于國內絕大多數學校的優質圖書館建設與應用的基本路徑與策略。該研究聚焦圖書館建設和閱讀課程開發兩大領域,最終形成“7+1”模式。其中包含了兩個重要子模式,即“七好”要素建設子模式和一套“全閱讀課程”體系子模式。
“七好”要素強調學校圖書館建設的基本路徑與策略,在學校圖書館發展中是一只“有形的手”,能為學校圖書館帶來顯性變化;而“全閱讀課程”體系是“無形的手”,以課程為導向貫穿整個學校閱讀文化根基,是對圖書館深度應用的最好回應?!皟芍皇帧毕嗷f調、持續發力、統籌推進,使圖書館發揮適應新時代育人需求的應有功能,發揮其在保障、服務、改善教學與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方面的最大作用,以及在豐富學校文化、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等方面發揮最大影響力。
近年來,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不斷加大對學校圖書館建設、圖書采購的投入,全區藏書量已達到316萬冊,各校閱讀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2015年,合肥市望湖小學被文化部評為“最美基層圖書館”。2017-2019年,該區的屯溪路小學、陽光中學、華山路小學先后被評選為安徽省“最美校園書屋”,望湖小學趙敏老師、青年路小學姜瑩老師獲得安徽省“圖書館榜樣人物”稱號。
2013年,包河區成立了“石頭湯”悅讀聯盟,希望把每一所學校都建設成為“圖書館中的學?!?。聯盟校圖書館老師組成的“合肥圖書館老師協會”, 搭建了圖書館老師間的交流平臺,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促進了學校圖書館管理的規范化、現代化、科學化。聯盟校和老師們用閱讀影響學生的精神世界,為孩子的終身幸福奠定基礎。2018年10月,《我的圖書館課》出版,這是國內第一套專業小學圖書館課程,填補了國內空白。近日,省級課題《小學圖書館課程及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已進入結題準備階段,新版《我的圖書館課》及其微課資源即將問世,成為包河區積極探索提升中小學圖書館育人功能及學生閱讀素養的新成果。